5/28/2018

耶穌 | 高校在讀生:人活著到底該追求什麼?

我是一個虛榮心、地位心很強的人,因著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同學把我當成了學習的榜樣;老師把我當成了得意門生,在同學面前表揚我,我很習以為常;數學老師不是要求我考第一,而是要求我考滿分;上高中的時候,我被一所學校「請」去上學,還得到了學校給的3000元獎學金,並且享受減免一切學雜費的待遇;父母因著我的優秀,也常常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對我也是寵著慣著,理所當然我在家中也特別有地位,弟、妹都是挨我訓的對象。因著享受到這些,我自覺身價不低,走到哪裡都成了人人高看、尊敬的對象,而自己卻看不起那些班裡成績差的同學,我常想:我要是把成績考像他們那樣,我就不活了。我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活臉面樹活皮」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當成了我奮鬥的目標。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我把學習當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也把成績好當成了我活著的價值。
但是一切並沒有如我的意願發展,到了高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就由第三名落到了三十名,當看到這樣的成績時,我覺得這是我一生的「奇恥大辱」,於是我下定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但經過努力每次考試都是大失所望,最終也沒能如願地考上重點院校。想想以前是那麼風光,現在這樣名聲掃地,一落千丈,我實在沒有臉見人,「人往高出走,水往底處流」,考大學是我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於是,小小年紀的我沒有跟父母商量,就毫不遲疑地開始了復讀生涯,在第二年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只報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都沒有填,並且不服從調配,心想:要是再考不上重點,我就再補習,要是上了一個普通院校,讓親戚、同學們怎麼看我,我的起點低,畢業後找不著好工作,那我的一生也就灰暗了,沒有活著的價值了。最後我如願考上一所重點院校,低下的頭又一次抬了起來,我覺得自己又揚眉吐氣了。活著的價值,大學,成績,名譽,真理,生存觀點,追求

耶穌 | 保險中的誘騙

我曾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名營銷員,初入這個行業時,按照公司的規定都要先經過公司專職人員的培訓,考出保險營銷員的證書才能正式上崗。培訓時,保險公司的專職人員首先會給我們講解保險的理念,也就是教我們如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的心理說話,幫他們分析「投保的好處」,以此達到抓住人的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認同了擁有保險就等於有了保障,以達到讓其心甘情願地把錢拿出來投入到保單上。
專職人員會這樣給我們培訓,針對五十年代的人可以說:這一代的人家裡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等這一代人到了老年化,養老或生病需要人照顧就成了問題,一對年輕的獨生子女夫妻最多得養8個以上的老人,一旦老人生了病,因為年輕的獨生子女夫妻還有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就會出現危機,要照顧這些老年人就會有很大的壓力,現在我們投上保險就是為自己老年的生活投下了一份保障,是在為自己謀出路。這些話就會讓他們認為有了保險到年老時就有了保障。
針對八、九十年代剛成家有了孩子的年輕人,要讓他們給自己和孩子買保險,我們則會說:現在每人每天拿出十幾元錢這是很輕鬆的事,日積月累就等於為將來攢下了一大筆錢,等到孩子上大學、結婚、創業的時候咱就可以把提前積攢的這一部分錢取出來用,如果不趁孩子小的時候開始積攢,到孩子上大學、結婚、創業大把大把花錢的時候,咱就得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而犯愁。這些話正好順應了人們「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就受窮」的思想,因而這一部分人聽後就會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未來都寄託在保險上。

耶穌 | 一名白領的心路歷程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一家人擠在一個8平米的房子裡生活,父母和我只能在吊鋪上睡覺。當時父母的工資都不高,經常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斤斤計較。每當這個時候,我就非常渴望以後能擺脫這艱苦的環境,過上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的白領生活,只有這樣才算沒白活。為此我從小就一直努力學習,希望能通過考一所好大學來實現我的人生目標。可沒想到高考時,我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專院校,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心裡難受極了,覺得我再也沒有機會過上白領的生活了。為了逃避這個現實,我就天天用看電視來麻痺自己。但是每當我聽說誰考上大學了,心裡仍舊很難受,每當這時,我總是沿著馬路一直走,走到自己疲憊不堪什麼都想不了了才回家……就在我對人生失去希望時,家人介紹我進入了一家國企單位工作,雖然不是正式員工,可這樣的機會使我對人生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進單位以後,我就有一個想法,就是順利通過實習期留在公司。為了這一目標我努力學習操作系統,每天我都早早地來到單位練習,還時常趁老員工辦理業務和休息時間練習操作技術,就怕因為一點操作上的失誤導致無法通過實習。經過一番努力後,我終於轉正了,當我拿到工資卡的那一刻,我高興地不能自已,心想:雖然實習期間很累,但是我的付出還是值得的,只要能過上理想中的白領生活,一切困難我都能克服。我時常在心裡幻想:不久的將來我開著轎車,住著樓房,天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腦海裡浮現出來的畫面更使我覺得,我拿著的不是一份工資,而是我人生的全部希望。

5/27/2018

耶穌 | 一名醫務人員的親身感悟

我從小就嚮往成為一名「白衣天使」,認為這是一個純潔高尚的職業。畢業後,我如願地來到了一家縣級醫院上班,我立定心志:一定要好好工作,報效社會、報效國家,為此奉獻一生。
剛來醫院上班時,我的想法就是盡到一名醫務人員的職責和醫德,能救死扶傷、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工作著。我常常介紹熟人、朋友來我們醫院看病,有時他們會給我一些小恩小惠,但都被我拒絕了。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這一表現卻遭到同事們的非議:「給你,就接著吧!顯什麼清高?!」「真傻!俗話說『馬不吃夜草不肥』、『水清不養魚』」「現在的社會誰不向『錢』看?若不是為了錢天天這麼辛苦幹啥!」看著同事們一個個鄙視的眼,我還是決定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做好本職工作、盡好一個醫務人員當盡的義務。
漸漸地,我發現醫院的開會時間並不固定,領導看到醫院啥時候病號少了,開會就比較勤。在會上領導經常鼓動我們多給病人介紹檢查科目,並教我們怎麼與熟人朋友套近乎,讓他們多來醫院檢查,每次開完會,大家就像領了聖旨一樣努力去做了。雖然能掙錢,但我感到這是在欺騙老百姓,掙的都是不義之財,所以我並沒有按照領導說的去做。
在單位,誰能說會道,能讓病人心甘情願地多花錢,誰拿的獎金就多,領導同事就高看,醫院越重點培養。所以,為了多得獎金,各人都有自己的發財之道:彩超室、婦科、輔助科室都是私自收費,私底下平分;有些醫生私自高價出售藥品或者給病人開有回扣的藥品,甚至把病人都帶回家私自治療;有的給病人檢查時,有點小病就說成大病,能回家吃藥調理的非讓住院治療;介紹病人住院還有介紹費等等。每次上班時,同事之間談論的話題更多的是誰拿了多少獎金,誰是怎麼跟病人拉關係、套近乎的,誰會巴結領導等。更甚的是,有的醫護人員為了爭介紹費,不惜放下臉面尊嚴互相明爭暗鬥,經常發生口角,甚至打架。在醫院裡,病人也被分了三六九等,對於那些肯花錢,聽醫生的話的病人,醫護人員是跑前跑後、噓寒問暖;而對於那些沒利可圖的病人,醫護人員是愛理不理的,甚至都覺得他們煩。
一名醫務人員的親身感悟

耶穌 | 一句真話值千金

引言:2007年隨著中國商品經濟的不斷下滑,她丈夫的生意一落千丈,隨之她也成了一名下崗工人。面臨生活的困境,正好好友介紹她到保險公司做業務代理人,當她了解到保險公司這是國家唯一支持許可的企業,保險法上規定:即使公司經營不善也不允許倒閉,客戶的保單由有國家指定的銀行承擔責任。她想到保險公司就是以誠信為本,她也願意做一個講信用的人,為此她就應聘了!
上培訓課 我成為客戶的理財師
我到公司後,公司經理給培訓的第一節課:如何用技巧和客戶接觸;在和客戶聊天中,用什麼話吹捧客戶;怎麼用智慧了解對方的經濟狀況及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根據不同的人群介紹適合他們的險種;針對陌生人該如何掌握說話的技巧,能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你產生好感,放下戒備之心。最後公司經理還說:「我們就是客戶的理財師!只要將客戶的財理好了,我們就會名利雙收。」並且公司每月會根據個人業績評出業務精英,並把其照片貼在公司最顯著的位置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我開始上崗。起初我和客戶接觸時,剛要開口說恭維客戶的話,我心裡一緊張,臉也紅了,就沒信心說了。每當自己沒勇氣向客戶介紹保險公司的產品時,經理的話就會回響在耳邊:「我們就是客戶的理財師!只要將客戶的財理好了,我們就會名利雙收。」迫於生活的壓力,我慢慢地適應這個行業的潛規則,開始在我的親戚、朋友中做示範。開始他們不願入保,我經過一次次耐心地勸說與承諾,他們就紛紛簽了保單。當我看到工資單上不菲的數目時,心想:雖然我低三下四看人的臉色,對人阿諛奉承,整天就好像帶著假面具做人一樣,活得很累,但自己的辛苦也沒白費。於是,我對公司的前景滿懷信心,對自己選擇的職業也覺得很明智。
保險公司

基督徒見證:說謊之後⋯⋯

「夏天,你去哪兒?順路的話我開車捎你一程。」剛走出單位大門口就聽到有人在喊我,我回過頭一看是我們廣告部的首席業務代表張姐,便高興地說:「太好了,謝謝張姐,我去結廣告款,要是方便的話把我捎到公交車站點就行。」張姐說:「哪會不方便啊,一腳油門的事,上車吧!」
我叫夏天,在一個市級電視台的廣告部工作。為了取得客戶的信任從而有機會簽合同,我時常絞盡腦汁,甚至熬夜為客戶定制專門的廣告文案、策劃推廣活動。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很快就積攢了一些人脈,也與很多人建立了合作關係。可儘管這樣,我依然沒有攢下很多錢。身邊的同事一個個相繼都買了車,而且生活得很滋潤,而我還是坐公交車上下班、跑業務,和他們一比覺得有點掉價,心裡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儘快擁有一輛轎車,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我的學習榜樣就是廣告部的前輩張姐,三年前她還是開著電動摩托車跑業務,而現在已經開上了二十多萬元的轎車,最近還換了新房子。想到前輩這麼短時間內就擁有了諸多財富,我既羨慕又好奇……

5/26/2018

耶穌 | 【理解取代嘮叨】母親和女兒成了知心朋友

母親,女兒
廚房裡,蘇然像往常一樣忙碌著,因為女兒欣欣馬上要放學回來了。蘇然一邊忙碌,一邊回想著這段時間和女兒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
欣欣最近學習比較緊張,因為快中考了,各方面的壓力都接踵而來。雖然欣欣平時學習也比較刻苦努力,但是成績依舊不見太大的起色,一直都是保持在中等。蘇然總覺得欣欣的成績一直不能得到提高,是因為她不夠努力,蘇然很擔心,怕欣欣成績提不高耽誤初三的學習,因此這段時間總在欣欣耳邊嘮叨,讓欣欣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欣欣聽多了就覺得煩了,還和她頂了幾次嘴。蘇然覺得欣欣正處在叛逆期,大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對欣欣有些失望。漸漸地,兩人有了隔閡,陷入了冷戰……
蘇然正想著,欣欣回來了,雖然看到正在做飯的媽媽,但她並沒有說話,而是垂著頭走到沙發前默默地坐下,蘇然也依舊忙著手中的活兒。欣欣在沙發上坐了一會兒,突然起身快步向自己的房間走去。這動靜驚動了蘇然,她朝欣欣看去,隱約看到欣欣手中拿著一張試卷,她猜測,欣欣可能又考試了,而且又沒有考好。想到欣欣這段時間「不聽話」,便在心裡想:一會兒等欣欣出來吃飯時,好好教育教育她。